照片说明:从汕头到新加坡的北德意志劳埃德Taichon号上的中国乘客,约1910年。(Wolfgang Wiggers珍藏,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讲座将以英语进行。
新加坡和香港是19世纪和20世纪蓬勃发展的转口港,也因此成为过番客从原籍地到异乡开启新生活的重要门户。我们的先辈在移民过程中所经历的悲苦和艰辛构成了海外华人社群共同文化体验的基础,但他们的空间体验却鲜有人知。本演讲取材于主讲人陈昱宏博士关于移民建筑的博士研究,以及他在新加坡和香港从事建筑研究和保护项目的经验,旨在让人们了解过番客所经历的艰苦海上旅程和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建筑空间。其中包括移民中心、检疫站、梭子船、蒸汽船甲板,甚至还有棺材房。
关于主讲人
陈昱宏博士
香港大学建筑保育讲师及一口设计工作室协理总监
陈昱宏是建筑保护历史与理论的客座讲师。他的研究兴趣在于殖民建筑和乡土建筑,重点关注19世纪和20世纪亚洲港口城市铁质建筑的发展。陈昱宏的研究和教学涉及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与建筑保护的平行发展,以及相关领域如工艺、考古学和博物馆管理。他还是一口设计工作室的协理总监。一口设计工作室是一家以建筑设计为主的设计公司,通过场所营造、社区参与和遗产保护来拉近地方和人的距离。